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竿

竿(竿)是什么意思

  • 竿-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竿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竿-古代汉语字典

    竿gān

    【释义】:

    ①竹竿。贾谊《过秦论》:“揭竿为旗。”(揭:高举。)《世说新语·任诞》:“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于中庭。”(犊鼻:类似围裙。)特指钓竿。《诗经·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籊籊tìtì:长而细的样子。淇:河名。)《淮南子·俶真》:“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纶lún:钓丝。)②量词。用来计算竹的数目。庾信《小园赋》:“三竿两竿之竹。”杜甫《将赴成都草堂》:“恶竹应须斩万竿。”③[竿牍]简牍,书札。《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竿。”(小夫:匹夫。知zhì:同“智”。苞苴jū:香草。)

  • 竿-常用古汉语字典

    竿gān

    【释义】:

    [名]竹竿。即竹子的主干。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谢灵运《道路忆山中》:濯流激浮湍,息阴倚密竿。[量]用于竹的计量。犹棵、株。庾信《小园赋》: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屏旁置磁墩两个,屏后有竹子百十竿。

  • 竿-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竿gān

    【中古音】:

    ㄍㄢ

    【上古音】:

    古寒切

    【通假字释义】:

    見寒開一(見元) 竹梃也。

    【正字及释义】:

    簡 jiǎn 古限切 見産開二(見元) 古代用以書寫的狹長竹片。

    《莊子·列禦寇》:不離苞苴竿牘〔郭象注:謂即簡牘也。〕

  • 竿-常用字详解字典

    竿gān

    从竹干声,形声,,9画。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制成的棍状物竹竿|钓竿旧上三竿△揭竿而起|立竿见影。

    〈辨〉竿和杆以其质地不同而有分别,从竹的表示为竹制,从木的表示为木制。

  • 竿-汉语字源字典

    竿gān

    竿即竹竿。字由竹、干会意(干又兼作声符),干是指物体的主体部分,而竹竿即是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的。竹的主干类皆挺直,故又称竹梃。其用途颇多,可以用作抬物的竹杠,也可以用作撑船的长篙等。《说文解字》:“竿,竹梃也。从竹,干声。”段玉裁注:“梃之言挺也,谓直也。”

  • 竿-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竿gān

    【释义】:

    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削去枝叶而成钓鱼竿|揭竿而起|立竿见影。

  • 竿-金瓶梅字典

    竿

    gān 《广韵》:竹竿。 古寒切 山开一平寒见

    ①竹竿。 妇人正手里拿着叉竿放帘子。(二4下4)

    ②量词,枝。 三尺绕垂杨柳岸,一竿斜插杏花旁。(八九1上5)

    ③长度单位。 直到红日三竿都还未起来。(六四2下7)

  • 竿-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