瘠(瘠)是什么意思
瘠-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瘠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瘠-古代汉语字典
瘠jí△
【释义】:
①瘦,与“肥”相对。《吕氏春秋·仲秋》:“瞻肥瘠,察物色。”(瞻:察看。物色:毛色。)《论衡·非韩》:“故礼义在身,身未必肥;而礼义去身,身未必瘠而化衰。”引申为土地不肥沃,瘠薄。《荀子·富国》:“民贫则田瘠以秽。”(秽:荒芜。)《韩非子·喻老》:“此不以其邦为收者,瘠也。”(收:指收回封地。)又引申为贫困。《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殷:富足。)②疾疫。《公羊传·庄公二十年》:“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
也。”(
lì:疾疫。)③菲薄,简约。《荀子·礼论》:“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文:修饰。)④通“胔zì”。未完全腐烂的尸体。《荀子·荣辱》:“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
瘠()-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瘠()jí
【中古音】:
ㄐí
【上古音】:
秦昔切
【通假字释义】:
從昔開四(從錫) 瘦弱。
【正字及释义】:
胔 zì
疾移切 從支開四(從脂) 腐爛的屍體。
《管子·度地》:春不收枯骨朽脊,伐枯而去之,則夏旱至矣。〔王紹蘭云:脊爲瘠之省文。〕
《管子·八觀》:稼亡三之一,而非有故蓋積也,則道有捐瘠矣。〔王念孫云!瘠,讀爲掩骼埋胔之“胔”,露骨曰骼。有肉曰胔。作瘠者借字耳。〕
《荀子·榮辱》:是其所以不免於凍餓,操瓢囊爲溝壑中瘠者也。〔王念孫云:瘠爲胔之借字。〕
《漢書·食貨志上》: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顧炎武云:瘠,古胔字,謂死不葬也。〕
瘠-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瘠jí
【释义】:
①
(身体)瘦
枯瘠|瘠瘦。→②
(土地)不肥沃
瘠薄|贫瘠|瘠土。
瘠-汉字异读字典
瘠
㈠jí ①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②土质硗薄。如:瘠土。③薄待。《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何必瘠鲁以肥杞?”
㈡zì 〔通〕通“胔”。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荀子·荣辱》:“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
瘠-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