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蒙

蒙(蒙)是什么意思

  • 蒙-古文字通假字典

    (東明meng)通,雙聲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乙篇:“曰(粤)故(古)黄能(熊)(包)瓨(戲),出自□,凥(居)于□,氒田(?)(漁),□□□女,夢夢墨墨,亡章弼弼,□□水□風雨。”連劭名《長沙楚帛書與中國古代的宇宙論》説帛書乙篇所述乃宇宙起源的情况。“夢夢墨墨”是天地生成以前的蒙昧狀態,讀為“蒙昧”。引《爾雅·釋地》“雲夢”,釋文:“夢本作蒙。”《廣雅·釋訓》:“蒙蒙,暗也。”按他家或讀同“茫茫”,亦通。但連氏讀下句“亡章”為“茫瘴”,則此句之夢不宜讀作茫。

  • 蒙同濛-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蒙同濛

    蒙音méng。蒙的本义是草名,女萝的别称。《说文》:“蒙,王女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钱辛楣师曰:‘女萝之大者名王女。’”引申覆盖,又引申雨、雪等迷濛的样子。《诗经·豳风·东山》(鲁诗):“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如今我从东山回家园,濛濛细雨洒满天。其,语助词。)宋玉《九辩》:“愿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盼望光明的太阳显耀运行,濛濛的云气却遮住了它的笑脸。皓,明。)王昌龄《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玉清坛上雨蒙蒙。”白居易《过裴令公宅》:“梁王旧馆雪蒙蒙。”“雨、雪迷濛”义,后来加义符“水”写作“濛”。

  • 蒙-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蒙1-古代汉语字典

    蒙1méng

    【释义】:

    ①覆盖。《诗经·唐风·葛生》:“葛生蒙1楚。”(葛:一种蔓生植物。楚:荆,一种落叶灌木。)柳宗元《小石潭记》:“青树翠蔓,蒙1络摇缀。”(络:缠绕。缀:连接。)引申为蒙蔽,欺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1,难与处矣。”杜甫《岁晏行》:“好恶不合长相蒙1。”(合:应该。)②愚昧,无知。《周易·蒙》:“匪我求童蒙1,童蒙1求我。”(匪:非。童:幼稚。)《战国策·韩策一》:“民非蒙1愚也。”引申为自称的谦词,略等于“愚”。张衡《西京赋》:“蒙1窃惑焉。”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蒙1之所见,及此而已。”③蒙受,遭受。贾谊《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1故业,因遗策。”(因:沿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1世之温蠖乎?”(温蠖huò:尘垢。)引申为冒着,冒。《韩非子·孤愤》:“故法术之士安能蒙1死亡而进其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1灌氏姓为灌孟。”(夫:灌夫。颍阴侯:姓灌名婴。)引申为敬词,承,承蒙。李密《陈情表》:“寻蒙1国恩,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官。洗马:即太子洗马,官职名。)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1教。”(教:指教。)④通“厖máng”。敦厚。《吕氏春秋·知度》:“行其情,不雕其素,蒙1厚纯朴,以事其上。”

  • 蒙2-古代汉语字典

    蒙2méng

    【繁体字】:矇

    【释义】:

    ①眼睛失明。《周礼·春官·序官》“瞽蒙”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有目联而无见谓之蒙2。”(眹zhèn:眼珠。)又为盲人。《国语·晋语四》:“蒙2瞍不可使视。”(瞍sǒu:眼睛没有瞳人的盲人。)代指乐官,古代乐官由盲人充当。《诗经·大雅·灵台》:“蒙2瞍奏公。”《吕氏春秋·达郁》:“是故天子听政……蒙2箴,师诵。”(箴:用如动词,进箴言。师:乐官。诵:指诵读讽谏诗歌。)②昏暗不明。《淮南子·修务》:“明镜之始下型,蒙2然未见形容。”(型:铸器物的模子。见xiàn:显示。形容:形貌。)引申为蒙昧无知。《论衡·量知》:“人未学问曰蒙2。”

  • 蒙3-古代汉语字典

    蒙3méng

    【繁体字】:濛

    【释义】:

    ①雨点细小的样子。《诗经·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蒙3。”宋之问《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是日蒙3雨晴。”②弥漫笼罩。武元衡《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烟蒙3宫树晚。”李山甫《寒食》:“春阴澹澹蒙3人家。”③[蒙3汜]古称日落之处。张衡《西京赋》:“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蒙3蒙3。”(扶桑:传说中日出之处。)比喻人垂暮之年。《晋书·艺术传·索紞》:“少不习勤,老无吏干,蒙3蒙3之年,弗敢闻命。”④[蒙3澒hòng]1.广大无涯的样子。王逸《天问叙》:“既有解说,乃复多连蹇之文,蒙3蒙3其说。”(连蹇:艰涩。)2.天地形成前,自然之气混混沌沌的状态。《论衡·谈天》:“溟涬蒙3蒙3,气未分之类也。”(溟mǐng涬:义同“濛澒”。)

  • 蒙-常用古汉语字典

    蒙méng

    【释义】:

    [动]①敬词。承蒙。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余年,深蒙秋公珍重护惜。②覆盖,遮蔽。袁枚《黄生借书说》: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③承接,继承。贾谊《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④蒙受,承受。司马迁《屈原列传》: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 蒙-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蒙méng

    【中古音】:

    【上古音】:

    莫紅切

    【通假字释义】:

    明東開一(明東) 王女(女蘿)也。

    【正字及释义】:

    矇 méng 莫紅切 明東開一(明東) 盲,眼失明。

    《素問·五藏生成篇》: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虚,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王冰注:蒙,不明也。〕

  • 蒙-通假字小字典

    蒙méng

    莫红切(明东合一) 明东平

    本义是一种草(女萝的别称),引申为覆盖。《说文通训定声》:“蒙,王女也。钱辛楣师曰:‘女萝之大者名王女。’假借为冢,又为冒,又为萌。”

    (一)通“冒”mào 莫报切(明号开一) 明幽去 蒙着眼睛,不顾一切。

    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汉书·晁错传》)——冒着射来的箭和投来的石头,即使是滚烫的水、炽热的火,也敢去践踏,把死看得如同活着一样。〔颜师古注:“蒙,冒犯也。” 矢:箭。 汤:热水。〕

    (二)通“萌”méng 莫耕切(明耕开二) 明阳平 萌芽。

    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易·序卦》)——蒙是萌的意

    思,事物刚刚萌生。

  • 蒙1-常用字详解字典

    蒙1méng

    从艸冢声,形声,,13画。①遮盖蒙1上一张纸。②受蒙1受|蒙1难△承蒙1。③欺骗蒙1蔽|蒙1混△欺蒙1。④蒙昧,没有知识蒙1童|蒙1药△启蒙1|童蒙1|愚蒙1。⑤姓。

  • 蒙2-常用字详解字典

    蒙2méng

    下小雨的样子蒙2蒙2△空蒙2|溟蒙2|鸿蒙2。

  • 蒙3-常用字详解字典

    蒙3méng

    眼睛失明;看不清蒙3眬。

  • 蒙4-常用字详解字典

    蒙4mēng

    ①昏迷蒙4头转向。②哄骗蒙4骗|蒙4事。③胡乱猜测瞎蒙4。④糊涂;不清楚发蒙4。

  • 蒙5-常用字详解字典

    蒙5měng

    蒙古族的简称蒙5族△内蒙5。

  • 蒙6-常用字详解字典

    蒙6měng

    蒙懂(dǒng):同“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辨〉蒙字从艸,本义指菟丝,旋花科一年寄生草本植物;假借为冡,冡读méng,从从豕会意,为蒙1的本字。矇字为蒙3本字,从目蒙声,引申有蒙4义。濛字为蒙2的本字,从水蒙声。懞字从心蒙声,本义指朴实敦厚,旧时借用为懵。今概写作蒙。

  • 蒙-敦煌俗字典

    蒙méng

    敦研042(2-2)《妙法蓮華經》:“我等諸宮殿,蒙光故嚴飾。”

    Φ096《雙恩記》:“既蒙太子垂言問,只有耕農利最多。”

    Φ096《雙恩記》:“蒙牛王,與拔刺,應是殘身未當死。”

    S.6659《太上洞玄靈寶妙經衆篇序章》:“過蒙玄師之宗。”

    S.6557《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答曰:‘蒙法師問!神會於此亦疑。’”

  • 蒙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蒙1mēng矇

    【释义】:

    哄骗你别蒙1我|蒙1事|蒙1骗。〇②胡乱猜测他不知道,尽瞎蒙1|蒙1对了,不能算本事。

  • 蒙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蒙2mēng矇

    【释义】:

    糊涂;神志不清一上台就蒙2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被人打蒙2了。

    另见méng;měng。

  • 蒙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蒙1méng

    【释义】:

    覆盖蒙1上被子发汗|用布蒙1着眼睛。→②遭受蒙1冤|蒙1难|蒙1尘。③敬辞,表示受到别人的好处蒙1您指教|承蒙1。→④隐瞒;遮盖真相蒙1哄|蒙1混。〇⑤不懂事理;没有文化蒙1昧|启蒙1|发蒙1。〇⑥姓。

  • 蒙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蒙2méng濛

    【释义】:

    形容雨点小蒙2蒙2细雨。

  • 蒙3-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蒙3méng懞

    【释义】:

    〈文〉朴实敦厚。

  • 蒙4-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蒙4méng矇

    【释义】:

    〈文〉眼睛失明。〇②[蒙眬]ménglóng两眼半睁半闭,看东西模糊不清睡眼蒙4|蒙蒙眬眬地快要睡着了。

    另见mēng;měng。

  • 蒙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蒙1měng

    【释义】:

    [蒙古族]měnggǔ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新疆、甘肃、青海等地。也是蒙古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 蒙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蒙2měng懞

    【释义】:

    [蒙懂]měngdǒng 同“懵懂”。参见“懵”。

    另见mēng;méng。

  • 蒙-汉字异读字典

    ㈠méng ①草名。《尔雅·释草》:“蒙,王女。”②裹;包。《左传·昭公十三年》:“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幕蒙之。”③欺骗;隐瞒。《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④六十四卦之一,坎下艮上。⑤自称的谦词。《文选·张衡〈西京赋〉》:“蒙窃惑矣。”⑥阴暗。《释名·释天》:“蒙,日光不明,蒙蒙然也”。⑦冒犯;遭;受。如:蒙受。⑧姓。秦代有蒙恬。⑨同“濛。”微雨貌。⑩同“矇”。睁眼瞎子。⑾同“懞”。忠厚貌。

    ㈡měng 〔通〕蒙懂:同“懵懂”。

    ㈢máng 〔通〕骏蒙:同“骏厖”。犹言笃厚。

    ㈣mēng ①〔引〕欺骗。如:别蒙人,我不信。②〔引〕昏迷。如:一棍子打蒙了。③〔引〕胡猜。如:给你蒙过了。

  • 蒙-金瓶梅字典

    méng 《广韵》:覆也,奄也。 莫红切 通合一平东明

    ①蒙盖。 用一张白纸蒙着羹饭。(六5下1)用红纱一片,蒙在男子眼中。(十二17下10)

    ②蒙蔽,使不明真象。 蒙蔽欺君,中伤善类。(十七4下11)

    ③敬辞。 既蒙宠招,敢不趋命。(五一16下3)

    (又讹成:)

  • 蒙-历代避讳字汇典

    蒙méng

    (一)

    《贵耳集》卷中云:“王立之父名蒙,凡仕宦处,必有一客吏先言相见时切莫道及‘蒙’字,丁宁再三。”

    (二)

    元代表章禁用凶恶字,“蒙”属其中之一。参见“2、哀”条之(一)及“117、大过”条。

    彦按:“蒙”与“昧”同义,皆昏暗不明之意。

  • 蒙-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