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藐)是什么意思
藐-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藐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藐-古代汉语字典
藐miǎo
【释义】:
①小,幼小。《左传·僖公九年》:“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是:此。诸:之。辱在大夫:意思是托付给大夫您因而使您受到屈辱。“辱”为谦词。)潘岳《寡妇赋》:“孤女藐焉始孩。”(孩:小儿笑。)②小看,轻视。《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说shuì:劝说,说服。大人:指居高位者。)③远,遥远。屈原《九章·悲回风》:“藐蔓蔓之不可量兮。”(蔓蔓:无边无际的样子。)庾信《哀江南赋序》:“藐是流离,至于暮齿。”(暮齿:晚年。)④美好。张衡《西京赋》:“眳藐流眄,一顾倾城。”(眳míng:眉毛与睫毛之间。流眄:流转目光观看。)
藐()-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藐()miǎo
【中古音】:
【上古音】:
莫角切
【通假字释义】:
明覺開二(明藥) 茈草也。
【正字及释义】:
眇 miǎo
亡沼切 微小開四(明宵) 輕視。
《左傳·僖公九年》:初獻公使荀息傅奚齊。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
《孟子·盡心下》:説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邈 miǎo
莫角切 明覺開二(明藥) 久遠,渺茫。
《楚辭》屈原《悲回風》:藐蔓蔓之不可量兮,縹緜緜之不可紆。〔王逸注:藐,一作邈。洪興祖補注:藐,音邈,遠也。〕
《漢書·嚴助傳》:咸盡賓服,藐然甚慙。
漢·《敦煌長史武斑碑》:商周假藐。
藐-常用字详解字典
藐miǎo
从艸貌声,形声,
,17画。①小
藐小。②轻视
藐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辨〉藐字从艸,艸引申有草芥义、小义◇藐小义同渺小,今人多写作渺小。
藐-敦煌俗字典
藐miǎo
敦研020(9-2)《大般涅槃經》:“即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敦研301《妙法蓮華經》:“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敦研116《維摩詰所說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難得。”
藐-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藐miǎo
【释义】:
小
藐小|藐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