荛(蕘)是什么意思
荛-古代汉语字典
荛ráo
【繁体字】:蕘
【释义】:
柴草。《管子·轻重甲》:“今北泽烧,莫之续,则是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又为砍柴草。《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刍:割草。雉兔:指打鸟捕兽。)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也指砍柴草的人。《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荛-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荛ráo蕘
【释义】:
①
〈文〉柴草
薪荛|刍荛(割饲草打柴火,也指割饲草打柴火的人,常用作自称谦辞)。〇②
姓。
“荛”,从“尧”,“尧”上是“戈”,不是“戈”。“烧”“饶”“娆”“桡”“绕”等从“尧”的字,上面都不要写成“戈”。
荛-汉字异读字典
荛
㈠ráo ①柴草。《说文·艸部》:“荛,柴薪也。”②打柴火;打柴火的人。《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③菜名。即芜菁。见《方言》第三。
㈡yáo 〔专〕即“荛花”,植物名。花黄色,树皮可制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