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忍)是什么意思
忍-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忍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忍-古代汉语字典
忍rěn
【释义】:
①容忍,忍受。《论语·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此。)《淮南子·道应》:“是为人也,能为社稷忍羞。”引申为抑制,克制。屈原《离骚》:“纵欲而不忍。”《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今成语有“忍俊不禁”。②狠心,忍心。《孟子·梁惠王上》:“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吕氏春秋·过理》:“沮麛见之不忍贼。”(沮麛mí:人名,勇士。贼:杀害。)引申为残忍。《左传·文公元年》:“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新书·道术》:“侧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恻隐:同情。)
忍-常用古汉语字典
忍rěn
【释义】:
[动]①克制,抑制。吴敬梓《范进中举》:忍不住的笑。关汉卿《窦娥冤》: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忍着气答道。②忍心,下狠心。司马迁《鸿门宴》:君王为人不忍。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今存其本不忍废。《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荆轲知太子不忍。③忍耐,容忍。《论语·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忍-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忍rěn
【中古音】:
【上古音】:
而軫切
【通假字释义】:
日軫開三(泥文) 能(耐)也。
【正字及释义】:
認 rèn
而振切 日震開三(泥文) 認識,識别。
《管子·大匡》:鮑叔乃告小白曰:夫國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郭沫若云:忍,假爲認。〕
忍-常用字详解字典
忍rěn
从心刃声,形声,
,7画。①忍耐;忍受
忍让|忍无可忍△容忍。②狠心;残酷
忍心△残忍。
忍-敦煌俗字典
忍ren
甘博004-19《賢愚經》:“我若實忍,至誠不虛。”
甘博004-19《賢愚經》:“忍辱以何爲證?”敦研117《維摩詰所說經》:“悲是道場,忍疲苦故。”
Φ096《雙恩記》:“苟事謾心,以強欺弱。所以不忍覩見。”
S.6981V《十恩德》:“母腹似刀分,楚痛不忍聞。”
忍-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忍rěn
【释义】:
①
抑制某种感觉或情绪而不表现出来;忍耐
忍着疼痛|忍不住笑|忍让|容忍。→②
忍心,能硬着心肠(做不忍做的事)
于心不忍|惨不忍睹|残忍。
忍-金瓶梅字典
忍
rěn 《广韵》:强也,有所含忍。 而轸切 臻开三上轸日
忍耐,克制。 丫环养娘都忍不住掩泪而哭。(六五9下7)道法官戒我休往房里去,我怎坐忍得?宁可我死了也罢,须得厮守着和他说句话儿。(六二17上5)武大忍气吞声。(二3下8)
忍-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