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今四库中所存古类书之重要者为何

今四库中所存古类书之重要者为何

国学文化2025/4/9 9:28:47浏览次数:

今四库中所存古类书之重要者为何

今将四库中古类书之名称列下:
《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撰。此书盖成于隋代(约六零一—六一零)。
《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等奉敕撰。贞观(六二七—六四九)。
《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奉敕撰。
《太平御览》一千卷,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
《册府元龟》一千卷,宋王钦若等奉敕撰。景德二年(一零零五)。
《玉海》二百卷,宋王应麟撰。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九百卷。明解缙等奉敕编。永乐间(一四零三—一四二四)。
其清代所编诸书不复录。以上各书唯《永乐大曲》未刻,其写本旧藏清宫,义和拳之乱,为联军所分掠,今欧洲日本诸图书馆中,每馆或有一二册至数十册不等。


《四库全书》收录的类书种类繁多,其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古类书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综合性类书(百科性质)

  1.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

    • 特点: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类书,分46部,727子目,保存大量汉魏六朝文献。

    • 价值:辑录古籍1,400余种,其中90%已佚(如《皇览》片段)。

  2.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

    • 特点:北宋官修类书,1,000卷,分55部,引用古籍2,579种。

    • 价值:保存汉唐佚书(如《范子计然》《竹书纪年》古本)。

  3.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撰)

    • 特点:宋代最大类书,1,000卷,专收历代君臣事迹,史料价值极高。

    • 价值:完整保存五代实录等失传史料。


二、专题性类书

  1. 《玉海》(宋·王应麟撰)

    • 特点:科举备考类书,200卷,分天文、地理等21门。

    • 价值:独家保存宋代典章制度(如《绍兴科举录》)。

  2. 《山堂考索》(宋·章如愚撰)

    • 特点:政书型类书,212卷,侧重典章制度考辨。

    • 价值:收录宋代官制、田赋等一手资料。


三、辑佚渊薮类

  1. 《永乐大典》残本(明·解缙等撰)

    • 四库收录情况:清修《四库》时从《永乐大典》辑出佚书385种(如《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稿》)。

    • 现存价值:现存800余卷(原11,095册)仍含大量孤本资料。

  2. 《初学记》(唐·徐坚等撰)

    • 特点:唐代皇室启蒙类书,30卷,分23部。

    • 价值:保存《晋起居注》等唐代可见而今佚的文献。


四、地方性类书

  1. 《事林广记》(宋·陈元靓撰)

    • 特点:民间日用类书,含市井生活、算学、音乐等资料。

    • 价值:唯一系统记录宋元民俗的类书(如"蹴鞠图谱")。


五、特殊功能类书

  1. 《佩文韵府》(清·张玉书等撰)

    • 特点:康熙朝官修词藻类书,按韵编排,444卷。

    • 价值:清代诗文用典核心参考书。

  2. 《渊鉴类函》(清·张英等撰)

    • 特点:整合《唐类函》等前代类书,450卷。

    • 价值:清代类书集大成者,校勘底本之一。


学术意义与使用建议

  1. 辑佚研究

    • 《太平御览》《艺文类聚》是辑补汉唐佚书的核心来源(如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文》主要依赖此类书)。

  2. 史料考据

    • 《册府元龟》可校补正史讹误(陈垣曾用以考《魏书》)。

  3. 文献学应用

    • 通过类书引文对比可还原古书版本流变(如《文心雕龙》唐本与今本差异)。

:四库本类书部分存在删改(如《永乐大典》政治敏感内容),使用时需比对现存残本或其他传世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清代藏书及刻书之风气

下一篇:暂无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