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元和体宫体又诗之和韵起于何时
一、元和体
定义:
“元和体”指中唐元和年间(806—820)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风格,以平易通俗、反映现实为特点,分为两类:
-
元白讽喻诗:如白居易《新乐府》《秦中吟》,元稹《连昌宫词》,关注社会现实,语言浅白。
-
次韵唱和诗:元白二人互相酬唱的长篇排律(如《和乐天〈东南行〉》),开创“和韵”风气。
影响:
-
推动唐诗通俗化,对晚唐皮日休、杜荀鹤及宋代“白体诗”有深远影响。
二、宫体诗
定义:
南朝梁代以萧纲(梁简文帝)、徐陵(编《玉台新咏》)为代表的宫廷诗派,内容多写闺情、女性容貌,风格绮艳柔靡,注重辞藻与声律。
特点:
-
题材狭窄:多咏美人、服饰、闺怨。
-
形式精致:对仗工整,声律谐美,为律诗形成奠定基础。
-
代表作品:萧纲《咏内人昼眠》、徐陵《杂曲》。
评价:
-
后世(如唐代陈子昂)批评其“淫靡”,但客观上促进了诗歌技巧的发展。
三、和韵诗的起源
定义:
“和韵”指作诗时依照原诗的韵脚或用韵规则酬和,分三种:
-
次韵(步韵):严格按原诗韵脚顺序(如元白诗)。
-
用韵:用原诗韵字但顺序自由。
-
依韵:仅用同一韵部,不限定具体字。
起源时间:
-
南北朝萌芽:南朝诗人偶有押韵唱和,但未成风气。
-
唐代定型:
-
初唐:上官仪等宫廷诗人开始尝试限韵唱和。
-
中唐元白:大规模创作“次韵”诗,确立和韵规范。
-
晚唐皮日休、陆龟蒙延续此风。
-
代表案例:
-
元稹《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严格次韵白居易原诗。
总结对比
概念 | 代表时代/人物 | 核心特点 | 文学史意义 |
---|---|---|---|
元和体 | 中唐元稹、白居易 | 通俗讽喻、次韵唱和 | 推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 |
宫体诗 | 南朝梁萧纲、徐陵 | 绮艳闺情、声律精致 | 促进格律诗形成,但被批浮艳 |
和韵诗 | 定型于中唐元白 | 依韵酬唱,次韵最严 | 开创文人互动创作新模式 |
结论:
-
宫体诗是南朝形式主义的产物,元和体是中唐通俗化与社交化的代表,而和韵诗则成熟于唐代,成为文人唱和的主要形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