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今赋体分若干种

古今赋体分若干种

国学文化2025/7/15 9:13:14浏览次数:

古今赋体分若干种

古今赋体共分五种:
(一)古赋——句法篇法,全似骚体,如《鹦鹉赋》、《思玄赋》是。
(二)俳赋——即每句相对,如《文赋》、《芜城赋》是。
(三)文赋——《楚辞》、《卜居》二篇,已为文体。《子虚》、《上林》等赋,则首尾是文,后人效之,纯用是体。
(四)律赋——既拘于沈约四声八病之说,复隔句对联以为四六,唐宋盛行,取士命题限以八韵,必以音律谐协、对偶精切为工。
(五)小赋——盖诙谐游戏之作,本于宋玉之《大言》、《小言》赋而设为问答,或纯以四言成篇,如扬雄之《逐穷赋》、左思之《白发赋》是也。


赋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文体,历经两千余年演变,形成丰富多样的体类。古今学者对赋体的分类标准不一,但大致可按 时代风格表现形式 和 功能内容 划分为以下类型:


一、按时代与风格演变分类

  1. 古赋(先秦两汉)

    • 特点:以散句为主,间杂韵文,气势恢宏,多铺陈名物。

    • 子类

      • 骚赋(楚辞体):如屈原《离骚》、贾谊《吊屈原赋》,句式带"兮"字,抒情性强。

      • 汉大赋: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结构宏大,"劝百讽一"。

  2. 骈赋(六朝)

    • 特点:全篇骈偶,讲究对仗、用典,音律渐趋严格,如江淹《别赋》、庾信《哀江南赋》。

  3. 律赋(唐宋科举)

    • 特点:限定韵脚,句式工整(以四六句为主),内容多颂圣,如李程《日五色赋》。

  4. 文赋(唐宋革新)

    • 特点:散文化,重议论,打破骈偶束缚,如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

  5. 俗赋(唐以后民间)

    • 特点:语言通俗,叙事性强,如敦煌出土《燕子赋》。


二、按表现形式分类

  1. 骚体赋

    • 继承楚辞句式,如《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 散体赋(汉大赋)

    • 散韵结合,问答结构,如《上林赋》"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

  3. 骈体赋

    • 通篇对偶,如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4. 诗体赋

    • 近于诗歌,如陶渊明《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5. 文体赋

    • 散文化议论,如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三、按功能与内容分类

  1. 叙事赋:如《两都赋》铺陈都城景观。

  2. 抒情赋:如《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3. 说理赋:如《鵩鸟赋》探讨道家生死观。

  4. 咏物赋:如《鹦鹉赋》《枯树赋》。

  5. 讽刺赋:如柳宗元《骂尸虫文》。


四、特殊类型

  1. 连珠体:扬雄首创,短小精悍,如"臣闻明君取士,贵拔众之所遗"。

  2. 律赋:唐代科举限定八字韵脚,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 试帖赋:清代科举应试之作,格式僵化。


五、历代赋体演变简表

时代 代表体类 典型作家作品 核心特点
战国 骚赋 屈原《离骚》 "兮"字句,抒情
西汉 散体大赋 司马相如《子虚赋》 铺陈扬厉,散韵结合
东汉 抒情小赋 张衡《归田赋》 篇幅短小,情感真挚
六朝 骈赋 庾信《小园赋》 骈偶精工,辞藻华美
唐代 律赋 李程《日五色赋》 科举应试,严格限韵
宋代 文赋 苏轼《前赤壁赋》 散文化,哲理深刻
明清 仿古赋 袁枚《秋兰赋》 复古与创新并存

总结

赋体分类纷繁,但核心脉络清晰:

  1. 从形式看:由散到骈,再突破骈偶回归散文。

  2. 从功能看:由宫廷娱乐转向个人抒情,再融入哲理。

  3. 从语言看:从铺陈堆砌到清新自然,最终形成"诗赋合流"(如文赋)。

章学诚《文史通义》称:"赋者,古诗之流也。"其体式之变,实为中国文学形式与内容互动之缩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