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试述武帝时之辞赋家

试述武帝时之辞赋家

国学文化2025/7/14 9:10:14浏览次数:

试述武帝时之辞赋家

武帝雅好文学,故列侍左右,彬彬多文学之士,庄助最先进,朱买臣、吾邱寿王继之。武帝初读司马相如之《子虚赋》而善之,遂因左右言,召之至。献《羽猎赋》,武帝欢赏。继至者有东方朔、枚皋终军等,而相如为之魁。其《上林》、《子虚》诸赋,虽导源《高唐》、《物色》,而词藻气体实胜之。次之者朔皋也。朔词杂诙谐,皋与之同病,然特敏疾。朔文以《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二篇为最善。气魄辞采不如皋,视皋为稍近正,视长卿则倜乎远矣。


汉武帝时期(前141—前87年)是汉代辞赋发展的鼎盛阶段,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辞赋创作呈现出恢弘壮丽、铺张扬厉的特点,确立了汉大赋的典型范式。这一时期的辞赋家以司马相如为核心,另有东方朔、枚皋等侍从文人,共同推动汉赋走向成熟。以下分述其代表人物及创作特征:


一、司马相如:汉大赋的集大成者

1. 生平与背景

  •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因《子虚赋》受武帝赏识,成为宫廷文学的代表人物。

  • 其赋作契合武帝好大喜功的心理,以宏阔的时空观和夸张的铺陈展现大汉帝国的气象。

2. 代表作品与特点

  • 《子虚赋》《上林赋》(合称《天子游猎赋》):

    • 结构:虚构子虚(楚)、乌有(齐)、亡是公(汉)三人对话,层层递进,最终以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压倒诸侯,宣扬中央集权。

    • 内容:极尽铺排之能事,描写山川、物产、狩猎、宴乐,如“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以天文意象渲染宫苑之奇。

    • 主旨:表面颂美,实则暗含讽谏(“节俭”主题),但“劝百讽一”,效果微弱。

  • 《长门赋》

    • 代陈皇后作,开创“宫怨赋”题材,以细腻笔触写失宠妃嫔的哀怨,抒情性强。

3. 文学史地位

  • 确立散体大赋的经典体制(问答体、空间铺陈、卒章讽喻)。

  • 语言上“繁类成艳”(《文心雕龙》),大量使用生僻字、双声叠韵,形成瑰丽风格。


二、东方朔:诙谐讽喻的另类辞赋家

1. 生平与角色

  • 东方朔(前154—前93年)以滑稽善辩著称,为武帝俳优式侍臣,其赋作兼具娱乐性与批判性。

2. 代表作品

  • 《答客难》

    • 以主客问答形式,抒发文士在专制皇权下的压抑,如“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揭露帝王任意摆布人才的现实。

    • 开创“设难体”,影响扬雄《解嘲》、班固《答宾戏》。

  • 《非有先生论》

    • 借虚构人物非有先生之口,讽谏帝王拒听忠言,语言隐晦而犀利。

3. 风格特点

  • 突破大赋颂美传统,以诙谐寓言表达对政治的反思。

  • 句式灵活,介于骚体与散体之间,更具个性色彩。


三、枚皋:急就章与宫廷赋的速成者

1. 生平与创作

  • 枚皋(生卒年不详)为枚乘庶子,才思敏捷,常奉命即兴作赋。

  • 《汉书·艺文志》载其赋百二十篇,皆已散佚,今存《皇太子生赋》《立皇子禖祝》等残篇。

2. 文学定位

  • 作品多为应制而作,内容浮夸,艺术成就不及司马相如,但反映了宫廷赋的功利化倾向

  • 刘勰评其“敏给而乏庄”(《文心雕龙》),指其快速成文但缺乏深度。


四、其他辞赋家

  1. 朱买臣

    • 以精通《楚辞》得宠,赋作不传,但其经历反映武帝对辞赋的推崇。

  2. 严助

    • 作《相儿经》《颂德赋》等,内容多歌功颂德,文学价值有限。


五、武帝时期辞赋的整体特征

  1. 主题上

    • 以颂扬帝国声威为主,兼有讽喻(如司马相如)与个人牢骚(如东方朔)。

  2. 形式上

    • 散体大赋成为主流,结构程式化(“始邪末正”),语言铺排堆砌。

  3. 功能上

    • 既是宫廷娱乐的工具,也是政治宣传的载体。


六、历史影响

  • 司马相如的赋作成为后世模仿的典范,如扬雄《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均沿袭其体式。

  • 东方朔的讽喻传统在东汉抒情小赋中得到延续。

  • 武帝通过“润色鸿业”的辞赋,将文学纳入中央集权的文化建构中,标志着文人侍从地位的确立


附表:武帝时期主要辞赋家对比

作家 代表作品 风格特点 文学史意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铺张扬厉,劝百讽一 确立汉大赋体制
东方朔 《答客难》 诙谐寓言,批判现实 开创设难体,强化赋的批判性
枚皋 (多已散佚) 急就成章,应制颂美 反映宫廷赋的功利化

武帝时期的辞赋,既是汉代国力巅峰的文学映射,也暴露了宫廷文学的局限,为东汉赋风转向埋下伏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