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两汉最著之文学家为谁

两汉最著之文学家为谁

国学文化2025/7/11 9:02:46浏览次数:

两汉最著之文学家为谁

西汉如贾谊、晁错、扬雄、司马相如、匡衡、刘向等皆是。东汉若王充、张衡、崔骃、王逸父子、蔡邕等皆是。至于西汉之司马迁,东汉之班固,又以史学而兼文学者也。


两汉文学成就辉煌,名家辈出,以下分西汉、东汉两期,列举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及其贡献:


一、西汉时期

  1. 贾谊(前200—前168)

    • 政论散文:《过秦论》总结秦亡教训,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开汉代政论先河。

    • 骚体赋:《吊屈原赋》借古抒怀,情感沉痛,承楚辞余绪。

  2.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

    • 汉赋巅峰:《子虚赋》《上林赋》确立“铺采摘文,体物写志”的大赋范式,语言夸饰,结构宏大。

    • 影响:被扬雄、班固效仿,誉为“赋圣”。

  3. 司马迁(前145—前86?)

    • 史学巨著:《史记》开创纪传体通史,兼具文学性,人物刻画生动(如《项羽本纪》),鲁迅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 扬雄(前53—18)

    • 模拟与创新:仿《论语》作《法言》,仿司马相如赋作《甘泉赋》,晚年批判赋体“劝百讽一”。


二、东汉时期

  1. 班固(32—92)

    • 史学:《汉书》首部断代史,典雅凝练(如《苏武传》)。

    • 赋作:《两都赋》开创“京都赋”题材,颂汉德而讽奢靡。

  2. 张衡(78—139)

    • 科学与文学并重:《二京赋》延续班固风格;《归田赋》首开抒情小赋先河,转向个人情怀。

    • 诗歌:《四愁诗》是早期七言诗尝试。

  3. 蔡邕(133—192)

    • 碑铭文大家:《郭有道碑》被誉“碑文典范”。

    • 书法与文学:创“飞白书”,编订熹平石经。

  4. 无名氏文人

    •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代表,语言质朴,情感深挚(如“迢迢牵牛星”),标志五言诗成熟。


三、特殊贡献者

  • 王充(27—97?)
    《论衡》以批判精神著称,文风犀利,反对虚妄。

  • 乐府民歌作者
    《孔雀东南飞》(汉末)等民间叙事诗,反映社会现实,艺术成就极高。


四、综合评价

  1. 西汉以赋、史为主:司马相如(赋)、司马迁(史)为双峰。

  2. 东汉多元发展:班固(史赋)、张衡(科文兼通)、《古诗十九首》(诗)各领风骚。

  3. 影响深远:两汉文学为建安风骨、唐诗、唐宋古文运动奠定基础。

若选“最著者”,司马相如(赋)、司马迁(史)、班固(史赋)可称两汉文学三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