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詒

詒(詒)是什么意思

  • 詒-古文字通假字典

    (之定tai)讀為殆(之定dai),雙聲叠韻

    郭店楚簡本《老子》甲簡二〇:“智(知)止所以不詒。”詒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王弼本作殆。

  • 詒-古文字通假字典

    (之喻yi)讀為怡(之喻yi),雙聲叠韻

    睡虎地秦簡《日書》甲《吏》:“午,朝見,不詒。”“亥……晏見,不詒。”

  • 詒-古文字通假字典

    (之喻yi)讀為始(之審shi),叠韻,審喻旁紐

    郭店楚簡本《老子》甲簡一九:“詒折(制)又(有)名……”詒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王弼本作始。

  • 詒-古文字通假字典

    (之喻yi)讀為辭(之邪ci),叠韻

    中山王大鼎:“詒死辠(罪)之有若(赦),智(知)為人臣之宜(義)施(也)。”按辭與台聲字通,《史記·周本紀》:“怡説婦人。”集解引徐廣曰:“怡一作辭。”《尚書·秦誓》:“俾君子易辭。”《公羊傳·文公十二年》作:“俾君子易怠。”又《説文》辭讓字作辤,籀文作辝。一説詒讀為賜。

  • 詒-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