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之诗分三派各为何
宋初诗坛承袭晚唐五代余风,主要分为三大流派,其特点及代表诗人如下:
1. 白体诗派
-
源流:效法中唐白居易、元稹的浅近诗风,注重平易晓畅、反映现实。
-
特点:语言通俗,多唱和应酬之作,题材以闲适生活为主,偶有讽喻。
-
代表诗人:
-
王禹偁:成就最高,如《村行》清新自然,晚年更关注社会现实。
-
李昉、徐铉:宫廷应制诗居多,风格平实。
-
2. 晚唐体(贾姚派)
-
源流:宗法晚唐贾岛、姚合的苦吟诗风,追求精工雕琢。
-
特点:题材狭窄(多林泉隐逸),重炼字琢句,意境清幽寂寥。
-
代表诗人:
-
林逋:隐逸诗人,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山园小梅》)。
-
九僧(如惠崇):精研五律,多写自然景物。
-
寇准:少数非隐逸诗人,诗风亦受此派影响。
-
3. 西昆体
-
源流:效法李商隐,得名于《西昆酬唱集》。
-
特点:辞藻华美,用典繁密,内容多咏史或宫廷生活,形式以近体诗为主。
-
代表诗人:
-
杨亿、刘筠、钱惟演:均为馆阁文臣,诗风富丽堂皇但易流于空洞。
-
补充说明:
-
演变:王禹偁后期诗风已突破白体局限;西昆体在真宗朝风靡,后因欧阳修等革新而衰。
-
意义:三派共同构成宋诗成熟前的过渡阶段,为后续"以文为诗"的宋调奠定基础。
此三分法见载于宋人《蔡宽夫诗话》及严羽《沧浪诗话》,后世文学史多沿此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试述韩柳欧曾苏王得力之处
下一篇:苏黄之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