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孙子太公阴符鬼谷子各为何人所撰

孙子太公阴符鬼谷子各为何人所撰

国学文化2025/7/5 9:26:11浏览次数:

孙子太公阴符鬼谷子各为何人所撰

近世所传《孙子》系孙武之兵书。《太公阴符》为唐李筌依托所作。《鬼谷子》则系苏少游依托所作。


以下是《孙子》《太公》《阴符》《鬼谷子》四部典籍的作者及简要信息:


1.《孙子兵法》(《孙子》)

  • 作者孙武(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或惠民)人,后为吴国将军。

  • 背景:孙武助吴王阖闾称霸,其军事思想总结为《孙子兵法》。

  • 内容: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共13篇,涵盖战略、战术、治军原则(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者诡道”)。

  • 影响:被誉为“兵学圣典”,后世兵家必读,广泛影响东亚及西方军事理论。

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现存版本经战国孙膑等人修订(1972年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证实二者不同)。


2.《太公》系列(《太公兵法》《六韬》)

  • 托名作者姜尚(即姜子牙,商末周初人),西周开国功臣,被尊为“兵家始祖”。

  • 实际成书:战国至秦汉间兵家假托姜太公之名编撰,属“黄老道家兵书”。

  • 内容

    • 《六韬》(分文韬、武韬等六部分):论治国用兵之道,含“文伐”“阴谋”等策略。

    • 《太公阴谋》《太公金匮》(多佚失):侧重权谋与天命思想。

  • 地位:宋代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影响后世军事与政治权术。


3.《阴符经》(《黄帝阴符经》)

  • 托名作者:传为黄帝(上古传说人物),实为唐代李筌(一说北魏道士)伪托。

  • 内容:短篇道家经典,分“神仙术”“富国安民”“强兵战胜”三章,融合道家、兵家、阴阳家思想。

  • 核心观点:“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强调天人感应与隐秘权谋。

  • 影响:被道教奉为重要经典,宋代理学家(如朱熹)曾注解。


4.《鬼谷子》

  • 托名作者鬼谷子(姓名不详,战国隐士),传说为纵横家鼻祖,苏秦、张仪之师。

  • 实际成书:战国末期至汉代纵横家伪托,反映纵横术思想。

  • 内容

    • 侧重游说权谋,如《捭阖》《反应》《飞箝》等篇,主张“纵横捭阖,因势利导”。

    • 包含心理学技巧(“揣情摩意”)与辩证思维。

  • 争议:长期被斥为“诈术”,但现代外交、商业领域重视其策略价值。


总结表

书名 托名/实际作者 时代 学派 核心内容
《孙子》 孙武 春秋 兵家 军事战略与战术
《太公》 姜尚(托名) 战国-秦汉 黄老兵家 治国用兵、阴谋权术
《阴符经》 黄帝(托名) 唐(或更早) 道家/兵家 天人感应与隐秘策略
《鬼谷子》 鬼谷子(托名) 战国末-汉 纵横家 游说权谋与心理战术

备注

  1. 托名现象:先秦秦汉典籍常假托圣贤以增权威性(如黄帝、太公)。

  2. 军事与权谋:四书均被应用于政治、外交甚至商业竞争,体现古代中国“兵道合一”思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