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申不害之略传及著书

申不害之略传及著书

国学文化2025/7/3 9:26:58浏览次数:

申不害之略传及著书

申不害,郑国京邑人,仕韩昭侯为相,周显王三十二年卒,当西历前三三七年。其著书,《史记》说二篇,《汉书·艺文志》说六篇,但今都不传,只《玉函山房辑佚》录其断片而止。诸子中,如《荀子·解蔽篇》及《韩非子·外储说左、右》诸篇中之记载,可作资料。


申不害(约前385年-前337年),战国时期郑国京邑(今河南荥阳)人,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事迹不详,后因学术才能被韩昭侯(前362年-前333年在位)重用,任韩国相国十五载,主持变法,使韩国“国治兵强”。其思想以“术治”为核心,强调君主驾驭臣下的权术,与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并称法家三大流派。

主要事迹与思想:

  1. 变法强韩:在韩国推行以“术”为主的改革,整顿吏治,强化君主集权,但未触及土地制度等根本问题,故韩国国力提升有限。

  2. 术治理论:主张“君操其柄,臣效其能”,君主应藏心术于胸,通过暗中考察、分权制衡等手段控制臣属,避免大权旁落。

  3. 历史评价:司马迁评其“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子虽批判其“徒术而无法”,但仍吸收其术治思想。

著书情况

申不害的著作《申子》原书已佚,现仅存辑录片段及他人著述中的引文。据《汉书·艺文志》载,《申子》原有六篇,主要篇目可能包括:

  • 《大体》:阐述君主统御全局之术(《群书治要》保存部分内容)。

  • 《君臣》:讨论君与臣的权力关系。

现存残篇要点:

  1.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主张依规则治国,减少个人意志干扰。

  2. “示天下以无为”:君主表面虚静,暗中掌控,属黄老权谋。

影响与争议

申不害的“术”为后世帝王权术提供理论基础,但因其著作散佚,思想全貌难考。清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及现代学者(如《申子辑校》)有辑佚成果,可窥一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