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太玄经及法言为何人撰述

太玄经及法言为何人撰述

国学文化2025/7/5 9:26:54浏览次数:

太玄经及法言为何人撰述

扬雄仿《易经》著《太玄经》十卷,仿《论语》著《法言》十卷。前者为实在论,关于宇宙现象之原理及宇宙发展之方式。后者则关于道德、政治、学术以及人物之品骘。


《太玄经》与《法言》的作者及简介

1.《太玄经》

  • 作者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 成书背景:扬雄仿《周易》而作,试图构建一套新的哲学体系,融合儒家、道家及阴阳五行思想。

  • 内容特点

    • 结构模仿《周易》,但以“三进制”为基础(如“方、州、部、家”四重结构)。

    • 核心思想为“”(宇宙本体),强调天道运行规律,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 语言晦涩,逻辑严密,后世学者如张衡、王弼等曾研究注释。

  • 影响

    • 被部分学者视为汉代“象数易学”的代表作。

    • 宋代司马光曾作《太玄经集注》,推崇其哲学价值。


2.《法言》

  • 作者扬雄(与《太玄经》同作者)。

  • 成书背景:扬雄晚年仿《论语》而作,旨在批判当时流行的谶纬神学,回归儒家正统。

  • 内容特点

    • 采用问答体,共13卷,内容涵盖政治、伦理、教育等。

    • 主张“明道、征圣、宗经”,强调道德修养与圣贤之学。

    • 批判迷信(如“神怪茫茫,若存若亡”),提倡理性思考。

  • 影响

    • 被视作汉代儒家重要著作,对后世古文运动(如韩愈)有启发。

    • 与《太玄经》相比,《法言》更通俗易懂,更具社会批判性。


扬雄的学术地位

扬雄是西汉末年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其著作既有哲学思辨(《太玄经》),又有社会批判(《法言》)。他被誉为:

  • “西道孔子”(桓谭评价),因其试图重建儒家正统。

  • “汉代最博学之人”(班固《汉书》称其“博览无所不见”)。

总结对比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仿照经典 核心思想 风格特点
《太玄经》 扬雄 西汉末年 《周易》 玄道哲学、象数体系 晦涩、逻辑严密
《法言》 扬雄 西汉末年 《论语》 儒家正统、理性批判 简洁、问答体

这两部书反映了扬雄既探索宇宙规律(《太玄经》),又关注现实伦理(《法言》)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儒学、玄学均有深远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