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何谓七略

何谓七略

国学文化2025/7/7 9:05:47浏览次数:

何谓七略

刘歆嗣父向之业,检校祕书,总括群篇,撮其要指,著为七略:一曰集略,二曰六艺略,三曰诸子略,四曰诗赋略,五曰兵书略,六曰术数略,七曰方技略。


《七略》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刘歆(约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在其父刘向(公元前77年—前6年)整理校勘宫廷藏书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官修图书分类著作,成书于公元前6年左右(汉哀帝建平元年)。它对后世目录学、文献学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传统图书分类体系的基础。


《七略》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七略》将当时皇家藏书分为六大类(“略”),另加一个总序,共七部分,故名“七略”:

  1. 辑略:全书的概要总序,说明分类原则和学术源流(后世目录学中的“总论”)。

  2. 六艺略: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包括《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孝经》等。

  3. 诸子略:先秦至汉初的各学派著作,细分为10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其中“小说家”被认为“小道”)。

  4. 诗赋略:文学作品,分为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杂赋、歌诗五类。

  5. 兵书略:军事著作,包括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等。

  6. 数术略:天文、历法、占卜、五行等术数类书籍。

  7. 方技略:医药、养生、神仙方术等著作。


历史意义与影响

  1. 开创图书分类体系
    《七略》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文献分类系统,比欧洲类似的分类目录早了一千多年。其分类思想直接影响了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班固将《七略》删减后编入《汉书》)。

  2. 保存学术脉络
    通过分类和提要(“叙录”),系统整理了先秦至西汉的学术流派和典籍,成为研究古代文化史、思想史的重要依据。

  3. 奠定目录学传统
    后世官修目录(如《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均继承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


亡佚与辑佚

《七略》原书在唐代以后失传,但其内容因《汉书·艺文志》的引用得以部分保存。清代学者如姚振宗章学诚等曾进行辑佚和研究。现代学者通过《汉书》和其他汉代文献的记载,可大致还原其框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