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试述上古之文学之变迁

试述上古之文学之变迁

国学文化2025/7/9 9:16:37浏览次数:

试述上古之文学之变迁

上古文学肇端于伏羲之书八卦,始明于黄帝之臣仓颉。古史载葛天氏之民投足以歌八阕,后伏羲时有《网罟歌》,以颂开物成务之思。神农氏有《蜡辞》,以赞利用后生之道。黄帝时有《弹歌》,少皥时有《皇娥歌》,尧时有《康衢歌》、《击攘歌》,虞舜时有《卿云》、《南风》、《明良》、《喜起》等歌。《禹贡》、《甘誓》作于夏之史官,殷之作者有伊尹、仲虺、咎单、伊陟、微子、箕子等。周初为周公、召公、芮伯、荣伯、毕公、伯冏等。此外有《盤铭》,有《桑林祷辞》(见《荀子》)。又伯夷、叔齐作《采薇歌》;箕子朝周过殷之故墟,伤宫室之衰亡,遍生禾黍,乃作《麦秀歌》。文学在成周一代所传之《国风》、《大小雅》,实为中国民众文学最早之名著。至战国时,屈原变其体,作《离骚》,宋玉衍其绪,而益畅其旨,为后世词章之宗。散文则孟、荀、庄、韩之辩论文,亦各有其特色,为后世古文学家所效法。历史则有编年体之《左传》,纪事体之《国语》、《国策》,皆为后世史家之祖。此上古文学变迁之大势也。


上古文学(一般指先秦至两汉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其变迁过程反映了社会形态、思想文化及语言文字的发展。以下分阶段论述其演变脉络及特征:


一、原始时期(远古—夏商)

1. 口头文学为主

  • 歌谣与神话

    • 劳动歌谣(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祭祀咒语(《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 神话片段散见《山海经》《淮南子》(如女娲补天、羿射九日),反映先民对自然的解释。

  • 特征:集体创作,韵散结合,实用性强(劳动、巫术)。

2. 文字萌芽

  • 甲骨卜辞(商):简短记事("癸卯卜,今日雨"),为散文雏形。

  • 青铜铭文(周初):篇幅增长(如《毛公鼎》铭文497字),内容转向政治纪功。


二、西周至春秋(礼乐文明时期)

1.《诗经》的编纂

  • 内容:305篇,分《风》《雅》《颂》,涵盖祭祀(《周颂》)、政治讽喻(《大雅·板》)、民间情感(《郑风·子衿》)。

  •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赋比兴手法。

  • 意义: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确立"诗言志"传统。

2. 历史散文萌芽

  • 《尚书》:诰命誓词(如《牧誓》),语言古奥。

  • 《春秋》:编年体简史,"微言大义"(如"郑伯克段于鄢")。


三、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

1. 历史散文的成熟

  • 《左传》:叙事完整(如"城濮之战"),人物生动,开创"以史为鉴"传统。

  • 《国语》《战国策》:记言为主,纵横家语言铺张扬厉(如《苏秦以连横说秦》)。

2. 诸子散文的勃兴

  • 哲理化

    • 《论语》:语录体,言简意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孟子》:论辩犀利,善用寓言("揠苗助长")。

    • 《庄子》:想象奇诡("鲲鹏之变"),开创浪漫主义文风。

  • 实用化

    • 《韩非子》:逻辑严密,寓言说理("守株待兔")。

    • 《墨子》:语言质朴,重逻辑论证。

3. 楚辞的崛起

  • 代表:屈原《离骚》《九歌》,突破四言,句式自由,融合神话与个人抒情。

  • 影响:开创"骚体",与《诗经》并称"风骚"。


四、秦汉时期(大一统与文学定型)

1. 秦代文学断层

  • 焚书坑儒导致文化停滞,仅存碑铭(如《泰山刻石》)和《吕氏春秋》。

2. 汉代文学复兴

  • 赋体的兴盛

    • 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继承楚辞。

    • 大赋:司马相如《子虚赋》,铺陈夸饰,歌颂帝国气象。

  • 史传文学高峰

    • 《史记》:纪传体通史,人物刻画鲜活(如项羽、刘邦),鲁迅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汉书》:严谨典雅,开创断代史体例。

  • 乐府诗与民间歌谣

    • 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孔雀东南飞》《陌上桑》),推动五言诗成熟。

    • 《古诗十九首》:文人五言诗奠基,风格含蓄隽永。


五、上古文学变迁的核心线索

  1. 载体:口头→文字,简帛→书籍。

  2. 功能:巫术实用→政治教化→个人抒情。

  3. 文体:歌谣→诗/散文,韵文→散韵结合。

  4. 思想:神本→人本,百家争鸣→儒学独尊。


结语

上古文学经历了从原始集体创作到个体自觉创作、从宗教依附到人文独立的转型,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传统,其文体范式(如诗、赋、史传、论说)成为后世文学演进的基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